长春市凡诺教育培训学校有限公司
18946552387
学校资讯
学校资讯

学校资讯

联系我们

全国服务热线

+18946552387

高新校区:锦湖大路与超群南街交汇消防队旁

手机:18946552387

学校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校资讯
2023高考必读经典满分议论文7篇
发布时间:2022-10-23

以奖慰人心,妙哉
(标题即论点)
近日,不少城市设立“委屈奖”,颁发给为维护和谐正义而受到委屈的人。(引材 )我认为“委屈奖”的设立十分必要。(表明自己的态度)因为,如今的社会自私冷漠,多数人都会选择“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处事哲学,可我们的社会需要心有正义、善良并默默坚守的人,而“委屈奖”是对他们最好的慰藉。(分析)因此,在我看来,以奖慰人心,妙哉!(提出论点)
触及中国社会现状,多少有些令人难堪。老人摔倒无人敢扶,面对不良行为,多数人采取旁观姿态,无人上前制止……这些现象反映出了许多问题。很多人指责社会越来越冷漠,但其实人们只是不敢再献出爱心,伸出援手。因为,扶老人反被讹之事成出不穷,利用公众的善心来满足自已私欲的人,也不在少数,而法院判处见义勇为者败诉……不久前的《罗一笑,你给我站住》的作者罗尔救女一事,还有更早的郭美美炫富一事。公众的善心一次次被消费,渐渐的人们选择冷眼旁观。这样的风气继续漫延,冷漠就不难理解。社会需要一批“受委屈”的人驻立坚守。“委屈奖”的颁发,便是对他们的肯定和褒奖,不让受伤的心再次受寒,同时也是对见义勇为的一种鼓舞和激励。因此,设立“委屈奖”十分必要。(采用例证法、辩证分析法论述设立“委屈奖”的必要性)
正是因为不正之风盛行,更需要弘扬正义、善良与敬业等美好的品质。“委屈奖”起到了保护作用,并且在表扬获奖者同时,也是呼吁人们,重拾这些美好的品质,维护和谐司乘的司机,坚持文明执法的运管人员,敬业负责的环卫工人,搀扶老人的孩子……他们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颁给他们“委屈奖”是想要告诉他们:你们的行为是正确的,社会弘扬的是正风正气,虽然你的行为可能得不到当事人的理解,但社会绝大多数人是理解且敬佩的。“委屈奖”奖虽小,意义却重大。鲁迅说: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论述“委屈奖”的意义)
从另个角度说,“委屈奖”也是一种警醒。为什么做事正确的人会受委屈?管理部门在颁发“委屈奖”时,更应致力于如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让他们受委屈,而不是在他们受委屈后再设法弥补,归根到底,应用法律为武器维持善良正义者的权益,弘扬正风正气。(怎么做的问题)
但话说回来,我仍希望不正之风消失,善良正义不被误解,“委屈奖”不存在,社会河清海晏,这才是应有的局面。但就现状来说,以“委屈奖”慰人心,可谓妙哉!(结尾扣材,再次点题)
02
我自任逍遥

尼采曾说:“你的良知在说什么?你要成为你自己。”是的,不为他人言语而左右,做真实、洒脱的自己,人云随他去,我自任逍遥。(作者开篇没有直接引材料,而是引用尼采的话,抛出“我自任逍遥”的概念,这实际上是先“析”后“述”的表现,下文立马开始“述”材料。如果你觉得先述材料再来分析的模式太土鳖,不妨学学这种,把材料折射出来的意思先写出来,再用类似于“正如”的连接词把材料带出来。)
凭你是用卑贱的名字来玷辱它,抑或是用雅致的名字来赞颂它,莠草只不改变,用一如既往的顽强生命力向世界宣告自己的存在,用逍遥、洒脱的态度来面对一切。(“述”材料并指出莠草所具备的精神品质。上文已经完成了由莠草到人的思维迁移。)
时空流转,万物变迁。他人的言语,终究只会成为过往云烟,只有始终如一地做真实的自己,才不会迷茫。(基于上文的分析,提出观点,“立”。这种把开头三个部分分作三段来写的做法很少见,其实大可不必,如果你担心后面可能字数不够,这也是增大文章篇幅的好办法。)
动漫大师宫崎骏,完美诠释了:人云随他去,我自任逍遥的含义。(一句话点明观点和材料的联系,值得一学。)他从开始接触动漫开始,至最后一部作品《起风了》结束,成名前后,他都不曾被他人的言语左右分毫,保持着童心,对生命的真诚,缔造出一部部伟大的作品。这世上有许多动漫大师,但为何只有宫崎骏红极数十年而不退?只因大多数动漫师,因小有名气便飘然,喜闻他人的赞誉,恶听他人的指正,在他人的言语中飘摇,最后早已忘却了自己的初衷,难以赤子之心以待动漫,又如何能有好作品问世?(用宫崎骏和大多数动漫大师的对比,突出做自己的意义,前者不在乎他人毁誉,缔造一部部好作品,后者在他人的言语中摇摆,没有好作品问世。运用正反对比的举例论证,可谓举例论证的高端境界,在复习备考中,不妨做一些这样的准备,每次用例,多去思考,有没有正好相反的材料可以用。当然,运用对比要注意,两者要具备可比性,宫崎骏和大多数动漫大师,是同类,才可以比。)
他人的言语,倾听理解可以,过度在意反成桎梏,让人失去自我。(一小段过渡,过渡到反面论述太在意他人的言语所带来的后果。)
“蒸汽之父”瓦特因发明了蒸汽机名动世界,使人们由蛮荒跨进了文明。然而,在铺天盖地的赞誉中,这位潜力无限的发明家沉迷其中,再无发明出现。不仅如此,当他的得意门生默多克发明出了改良后的蒸汽车,他知道后怕失去荣誉而竭力阻止。言语对人的影响可见是如此巨大,它能够使人沦为卑鄙的人,把握不好自己,就会在他人的赞誉抑或诋毁中失去本性。不起眼的莠草足以让那些“迷失者”感到汗颜。(用瓦特的材料论证受他人言语影响以至于使伟人沦为卑鄙的人,论证有力。这两段的论述其实受到了评卷老师的批评,因为和上文的论述在同一个层面,这也许就是这篇文章没有上60分的原因吧。)
诚然,要在这个充斥着舆论与浮躁的社会里,做到:人云随他去,我自任逍遥,十分不易。从小,我们便在父母的期盼、他人的评价声里成长。他人的言语时常令我们或喜、或悲。但是,即使如此,不妨给自己心里留下一块空地,使自己不迷失。莫言成名后,并不因名气、评论改变一丝一毫;“红学泰斗”周汝昌丝毫不以其头衔为意,只潜心学术研究;旭日阳刚组合一首《春天里》打动亿万人,他们本可以借此走红,却仍怀抱梦想怀抱木吉他,逍遥地歌唱,这些前辈们使我们相信,做自己并非不能做到。(用了莫言、周汝昌、旭日阳刚几个例子,对观点进行补充,即使不顾他人言语很难,依然可以做到我自任逍遥。其实这一段也没有摆脱上一段论述的层面。如果前面两段充分论述了“意义”和“后果”,我们大可以在第三个论述段来个升级,论述“条件”,比如这里,可以分析他人言语之所以对做自己形成影响,是因为我们自身就缺乏对自己足够的认知,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的人,往往容易因为他们的贬斥而自卑,或者由于他人的称赞而沾沾自喜、得意忘形。所以,想要做自己,前提条件就是扪心自问,自己是谁,需要什么。)
宫崎骏说:“自从立志成为动漫师起,我就决心不为任何而改变自己。”(这句话放在宫崎骏材料的叙述之后,可能更好。)他人的赞誉或指责,不必过于在意。不妨学莠草:人云随他去,我自任逍遥。(回归材料“不妨学莠草”,强调观点,“我自任逍遥”。)

03
读书——生命飞翔的羽翼

著名苏联作家高尔基曾经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一个知识的殿堂,是人类最好的精神食粮,也是人鸿鹄高翔的羽翼。(由名言引出论点,扣题。)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本中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读书是为了更好地获取更多知识,开阔自己的视野,帮助自己创造,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战国时期,苏秦去秦国以连横说进行游说,多次给秦惠王上书也未被采纳。回到家中,父母妻嫂都不理睬他,于是他就找出许多书籍发奋研读。终于以合纵之策而身佩六国相印。
(为什么要读书。)                    
读书最重要的不是数量,而是质量。一本好书能使一个人思想精密,见解精辟。道德高尚,从而塑造自己的性格。那些内容粗糙的“劣制品”完全可以省略不读。在这一方面,伟大的导师恩格斯就是一个典范。恩格斯虽然只上过中学,但是他发奋研读许多有价值的好书,因此十九岁就会有十二种语言说话和写文章。在参加工作后依然多年如一日地勤奋学习更多的知识,终于成为一个知识广博的人,在后来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准确传播科学,共产党主义理论中有很大贡献。( 读书?读高质量的书。)
  所谓“活到老学到老” 。一个人之所以能够不断提高,与他始终如一的学习是密不可分的。学习可以有很多方法,但是这种始终如一的学习态度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庄子说:吾生有涯,而知无涯。一个人活得再长也总有死去的一天,但是知识的海洋却永不停歇得奔流着。坚持学习让人始终立于不败之地,但若不能不断补充知识和积累知识,便会被时代的步伐所抛弃。著名作家歌德认为:谁落后于时代,必将承受那个时代所有的痛苦。在21世纪这个知识爆炸的年代里,若不能不断供给自己新的知识,将会被时代所淘汰。
(怎样读书?始终如一地读书。)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可见,不同的阅读能开发人类不同的潜能,增长不同方面的知识。因此,我们更应该发奋勤读,让书成为我们生命飞翔的羽翼。
(由名言作结,回扣题目。)

04
创新才能进步

有一个故事讲的是父子二人吃苹果,儿子把苹果横放着拦腰切下去,果核于是显出一个清晰的五角星。父亲一直循规蹈矩地从蒂部切到顶窝,因此这苹果里的“星星”,他从未见过,这使他陷入沉思。(此为“引”,引原材料简洁明了。材料不可不“引”,引述材料的目的是从材料中提出论点,为“提”张目,“引”是“提”的基础。但也不可全“引”。切忌只字不改地照搬照抄。要简洁、概括性地引述。可采用概述法或摘录法。本文采用的就是概述法。)
看了这个故事,我也不禁陷入沉思。孩子切苹果,打破了固有模式,创造性地发现了“星星”,但如果他像父亲一样墨守成规,那么苹果还是苹果,吃完扔掉果核,“星星”将永远不会被发现。(此为“析”,简析材料,为下面论点的提出做铺垫。分析要简练,应尽快进入“就事论理”,切忌拖沓冗长,拖泥带水兜圈子。否则,易给人“就事论事”,“以小见小”,延展不开的感觉。)
由那孩子的“拦腰一切”我想到了创新。我们人类的创造力不正与这看似不经意的切苹果方法有相似之处吗?我们在学习、工作、生活中也是一样,要勇于创造,勇于推陈出新,这样人类才能不断进步。(此为“提”,正面提出中心论点。论点应言简意赅,鲜明而有力。最好一针见血,一语中的。切忌含混其词,模棱两可,令人一头雾水,不知所云。)
同样是商界大亨,英国的劳斯莱斯汽车公司曾经名噪一时,蜚声世界。可自诩“任他岁月悠悠,好车永远风流”的劳斯莱斯却忘记了技术开发,永远是一成不变的纯手工操作,渐渐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不再“风流”的劳斯莱斯只得急流勇退,最终将公司连同名誉权卖给了德国大众。(此为“议”:举事实论据从反面证明论点:不创新必遭淘汰。)忘记了创造,忘记了推陈出新,劳斯莱斯永远成为了历史。人们哀其不幸,但也只能叹一句“流水落花春去也”。(例子举出来摆在那里并不能自动证明论点,所以在例子上选准角度,紧扣论点分析例子是必不可少的。)文坛巨擘莎士比亚曾说过:“推陈出新是我的无上诀窍。”因此他的《威尼斯商人》充满了喜剧色彩,令人捧腹;《罗密欧与朱丽叶》却饱含着悲情,让人哀叹;那100多首十四行诗更是独具一格。这正源于莎翁的出新,莎翁的创新。(此仍为“议”:举事实论据从正面证明论点:创新成就辉煌。与上一段形成论据上的正反对比,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了论点。且该例在引述上与上面的例子又略有不同,先引莎翁名言后再加莎翁实例,有点类似于“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这样更具说服力。)
北宋词人黄庭坚也有言:“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因此康洪雷导演继《士兵突击》后拍出的《我的团长我的团》,虽仍是《士兵突击》原班人马,但由于剧情、剧本、风格上并无明显突破而令人大失所望;《王贵与安娜》简直就是《金婚》的翻版,因而推出时反响平平,林永健与海清这两位演技派实力演员也因此并未像当年《金婚》热播时的张国立与蒋雯丽成为观众街谈巷议的“宠儿”。正如那句俗语所说:“别人嚼过的馍再怎么吃也没有味道。”(此为“联”,联系现实生活选取论据进行论证,这样才会使文章显得内容丰满,现实性强,从而更具有说服力。)
干将镆铘好用吗?当然了,它们是天下神兵,削金如泥。可没有了创新,哪来的火药、机枪、重炮和导弹?人们防身御敌恐只能是短兵相接喽!
高山流水好听吗?当然了,它们是千古绝唱,亘古不衰。可没有了创新,哪来的美声、通俗、摇滚和蓝调?人们充耳所闻只能是千部一腔。(此仍为“联”,学生的知识面越宽,生活的积累越多,“联”的自由就越大。这两段均为先退后攻,比硬冲直上更加奏效。)
因此,千万不要守旧安常,一味追逐往昔恢宏的皇辇,妄图一圆成功的美梦;要敢于创新,像故事中那个孩子创造另一种切苹果的方法一样,敢于打破思想的桎梏,去迎接新世纪希望的曙光,那样,我们得到的又岂只是一颗“星星”呢?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要时时切记——别让自己古老成风景,要用无限的创造,让自己、让祖国永远走在时代的前沿!(此为“结”:简洁而有力地收束全文,同时不忘回扣原材料,首尾呼应,将拳拳爱国心,依依报国情诉诸笔端,深情感人。)

05
拒绝“关怀式”谣言,
营造理性舆论场

哲人有言:“世界如此喧嚣,真相如此稀少。”诚如斯言,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大家争做传声筒,微信公众号每天闹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然而无数声音的拥挤碰撞,似乎并没有让大众认知更趋于理性明智。君不见,多少谣言正假以“关怀”之名,在翻飞的手指间传递,带给人们困扰、尴尬,甚至谬误。(是什么?)
“日本地震污染海水”引发食盐抢购潮,“紫菜是塑料”让赶海人欲哭无泪,“西瓜注射色素”致瓜农血本无归。“关怀式”谣言混淆是非、伤及无辜、愚弄智商(危害性),它的危害不言而喻,然而,是什么让它们蔚然成风,大行其道呢?(为什么?)
造谣者的哗众取宠是罪魁祸首。偏执一端的言论、骇人听闻的标题都是为了博人眼球、骗取关注,从而抢占头条、赚取更多的流量和广告费。微信大号咪蒙、周冲莫不如是,煽动性的文字细思之下多是一地鸡毛。正如尼尔·波兹曼所言:“那些简单的结论因为易被理解,更容易得到关注和传播。”
传谣者的盲从跟风为之推波助澜。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中说:“悲哀的不是人们用笑声取代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要思考。”的确,人们被舆论的巨浪裹挟向前,在信息的洪涛中无所适从,惊惶无措,渐渐失去了探究的耐心与思考的深度,经不起推敲的谣言得以大肆泛滥。
早在一百多年前,勒庞的《乌合之众》就鞭辟入里地指出从众心理的原因:“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备感安全的归属感。这时每个人都会暴露出自己不受到约束的一面。群体追求和相信的从来不是什么真相和理性,只知道简单而极端的感情”。
“关怀式”谣言愚弄大众、伤及无辜,如何才能让它偃旗息鼓,还舆论环境以清明理性呢?(为什么?)
汉代学者王符在《潜夫论》中言:“索物于暗室者,莫良于火;索道于当世者,莫良于典。”的确,仅仅期待造谣者的自律和传谣者的自省难免让人望穿秋水,我们还需要引入第三方:法律的监管规范与约束力。令人欣喜的是,秦火火、“红黄蓝”事件造谣者锒铛入狱让我们看到了,胡适所赞誉的社会规则正在发挥它的净化之力。
北岛有言:“许多种语言,在这世界飞行,它们的产生并不能增加或减轻人类沉默的痛苦。”是啊,真正关怀需要以行动,以热忱,以一颗真心。希望“关怀式”谣言不再被漫天播撒,希望理性的大厦不再无声地陷落,希望我们能拥有一个春风拂面的舆论环境。(引用,呼告)

06
善良,成就你的蕙质良心

“风送花香红满地,雨滋春树碧连天。”是的,世界很美,不仅是因为有春的烟波画船,有夏的朝云暮卷!,有秋的云霞绚烂,有冬的冰肌玉骨,更是因为有善良的滋润,有关爱的呵护,有理解的支撑,有祝福的陪伴。(由诗句引出话题。)
善良,不是容颜的闭月羞花,不是举止的温文尔雅,不是财富的腰缠万贯;更不是权势的叱咤风云。善良,是黑暗凄冷中的如豆星火,是干涸枯竭时的点滴甘露,是迷惘徘徊时的一句点化,是沉迷无助时的一把搀扶。真正的善良是来自心灵深处的真诚的同情与怜惜,无私的关爱与祝福。真正的善良,无须剪红刻翠,无须粉黛雕饰,它本身就是人们内心最原始的一种纯朴的纯洁的感情精华。(什么是善良。)
人之初,性本善。可是在经历了太多的锤炼之后,我们在学会坚强的同时也逐渐变得冷漠起来。我们匆匆地在人潮汹涌中寻找适合自己的角色,漠然地与一切和自己不相关的人与事擦肩而过,我们似乎早已习惯了“各自打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处世哲学,而不愿再牵挂别人的任何困苦。于是,眼看着那颗曾经晶莹的善良之心在红尘碧红之中慢慢被尘土侵蚀包裹,而后结成厚厚的茧,于是,我又不得不负载着这颗结茧的沉重的心孤独地在冷漠中艰难跋涉…… (反面论证,为什么人要善良,因为人丢失了善良。)
当岁月的风尘将皱纹刻上人们的额头,将雪鬓迁上人们的青丝,当我们不知不觉地在孤独与冷漠中逐渐老去时,在夕阳残照下,剥去心灵的坚冰,去打开心灵的一隅时,才忽而发觉没有了善良,没有了那颗原本容易受感动的心,而只剩下麻木的干枯的躯壳和永无止境的疲劳与困顿。(反面论证,为什么要善良,因为人发现了自己的善良缺失。)
善良,是人生大厦的基础,是人性品质中的瑰丽珍品。拥有善良的人才会懂得去感激,去回报,才会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才会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才会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执著,才会有“知君有意凌寒色,羞共千花一样春”的坚韧和那份“宠辱不惊,闲看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气度与胸怀。(正面论证,为什么要善良。)
善良的人,即使没有巍峨高山的冷峻与清峭,也可以有平川凡壑的踏实与稳健;即使没有牡丹玫瑰的雍容绚丽,也可以有芙蓉夕醉的高洁与典雅。善良的人,即使不能居庙堂之高来兼济天下,也可以处江湖之远独善其身。拥有善良,就拥有了生命的方向,即使在物欲横流灯红酒绿中穿梭,也会永远来去从容,两袖清风。
善良,不需要太多的诠释,它是寒风中的一只火把,失意处的一句安慰,痛苦中的一丝爱抚,无助时的一点支援。把善良给别人,也给自己,那么人类将与日月同辉;留一份善良给世界,那么世界将与星宇同寿。珍爱善良,拥有善良,洒播善良,那么,你将会开一树灿烂的红花,既使自己美丽,也使别人温暖。(进一步阐明,人要成为善良的人。)

07
学会舍弃

鸣蝉奋力地甩掉了外壳,因而获得了高空中自由的歌唱,壁虎勇敢地挣断了尾巴,因而在危难中保全了它弱小的生命;算盘若填满自己的空位,变得“座无虚席”,将丧失自己的运算功能。(用自然现象起兴,引起读者联想。)
对那些不该拥有的东西,我们应该舍弃。(亮出话题及观点。)
现实生活是复杂的,而我们的承受力有限。如果大脑是一个仓库,不管仓库多大,一种东西充斥其中时,另一种东西定然无法进入。比如读书,当我们痴醉于金庸古龙梁羽生的刀光剑影中,我们又怎能专注于复杂的几何方阵,怎能用心于浩繁的英语单词呢?想读的和该读的,你必须在两者间作出选择。(结合现实生活,做一般性的话题阐释,人要学会取舍。)
人的一生中有很多事情需要作出类似的选择。舍弃应该舍去的,你便是智者;舍弃不该舍去的,你就是愚夫。世界文豪高尔基在他的房间失火时,没有顾及家具、财产、衣物,甚至没有顾及生命,却从熊熊大火中救出了几箱书。舍弃了凡夫俗子眼中的财富,守住了那些启迪心智、净化心灵的真正的财富。而有些人,终生抱着“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信条,追逐着金光闪闪的财宝。为了庸俗的追求,他们舍弃了人格和道德,舍弃了人性中的真善美。错误的舍弃,使他们的一生龌龊卑鄙。(以高尔基为例引出两种相反的舍弃,强调人生中需要学会正确舍弃,文意进了一步。)
正确的舍弃,往往需要青松秋菊般的高尚风格。据说安徽桐城有一条“六尺巷”,原本是张、叶两家争执之地。张家主人乃当朝宰相,张老夫人致信给他。他回信却说“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于是张家让出三尺。叶家深感惭愧,也让出三尺,便成了“六尺巷”。那位宰相舍弃了自己面子上的威严,以宽仁礼让的胸襟,大度能容的气慨,化干戈为玉帛,止争斗于未起。如果不是有超出常人的气量和胸怀,怎会作出如此的舍弃?(怎样取舍?联想“六尺巷”的故事,论述了正确的舍弃需要高尚风格,层次更进一步。)
正确的舍弃,不会像随手扔掉废纸团那样轻而易举,它还需要勇气、决心和果敢。赵武灵王废除旧制,提倡胡服骑射时,许多人反对阻挠,但他有勇气有决心,坚决果敢,最终创下名垂青史的千秋伟业。舍弃的过程是艰难的,尤其在忍痛割爱的时候。西蜀道上马嵬坡前,唐明皇赐死杨玉环,以政治家的眼光看,用一个贵妃的死换得半壁江山的暂时安宁,也算是值得的。可是,“宛转娥眉马前死”,“回看血泪相和流”,偏偏“君王掩面救不得”。此景此情,怎么不让人肝肠寸断,痛不欲生呢?(怎样取舍?联想赵武灵王与唐明皇的事例,论述了正确的舍弃还需要勇气、决心和果敢。)
不是每一株幼苗都能长成参天大树,不是每一朵花都能结出丰硕的果实,生活要求我们必须学会舍弃。算盘要想具有运算功能,必须舍弃多余的算珠。你向往山居的清静,就必须舍弃都市的繁华;你仰慕奋斗者的成功,就必须舍弃安逸闲散的生活;你希望走遍千山万水,就必须舍弃乡土乡音的柔美与温馨。(排比句段,由自然而人事进行联想陈述,既是总结,又是强调。)
我们应该学会舍弃。


返回列表
2023高考必读经典满分议论文7篇
发布时间:2022/10/23

以奖慰人心,妙哉
(标题即论点)
近日,不少城市设立“委屈奖”,颁发给为维护和谐正义而受到委屈的人。(引材 )我认为“委屈奖”的设立十分必要。(表明自己的态度)因为,如今的社会自私冷漠,多数人都会选择“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处事哲学,可我们的社会需要心有正义、善良并默默坚守的人,而“委屈奖”是对他们最好的慰藉。(分析)因此,在我看来,以奖慰人心,妙哉!(提出论点)
触及中国社会现状,多少有些令人难堪。老人摔倒无人敢扶,面对不良行为,多数人采取旁观姿态,无人上前制止……这些现象反映出了许多问题。很多人指责社会越来越冷漠,但其实人们只是不敢再献出爱心,伸出援手。因为,扶老人反被讹之事成出不穷,利用公众的善心来满足自已私欲的人,也不在少数,而法院判处见义勇为者败诉……不久前的《罗一笑,你给我站住》的作者罗尔救女一事,还有更早的郭美美炫富一事。公众的善心一次次被消费,渐渐的人们选择冷眼旁观。这样的风气继续漫延,冷漠就不难理解。社会需要一批“受委屈”的人驻立坚守。“委屈奖”的颁发,便是对他们的肯定和褒奖,不让受伤的心再次受寒,同时也是对见义勇为的一种鼓舞和激励。因此,设立“委屈奖”十分必要。(采用例证法、辩证分析法论述设立“委屈奖”的必要性)
正是因为不正之风盛行,更需要弘扬正义、善良与敬业等美好的品质。“委屈奖”起到了保护作用,并且在表扬获奖者同时,也是呼吁人们,重拾这些美好的品质,维护和谐司乘的司机,坚持文明执法的运管人员,敬业负责的环卫工人,搀扶老人的孩子……他们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颁给他们“委屈奖”是想要告诉他们:你们的行为是正确的,社会弘扬的是正风正气,虽然你的行为可能得不到当事人的理解,但社会绝大多数人是理解且敬佩的。“委屈奖”奖虽小,意义却重大。鲁迅说: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论述“委屈奖”的意义)
从另个角度说,“委屈奖”也是一种警醒。为什么做事正确的人会受委屈?管理部门在颁发“委屈奖”时,更应致力于如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让他们受委屈,而不是在他们受委屈后再设法弥补,归根到底,应用法律为武器维持善良正义者的权益,弘扬正风正气。(怎么做的问题)
但话说回来,我仍希望不正之风消失,善良正义不被误解,“委屈奖”不存在,社会河清海晏,这才是应有的局面。但就现状来说,以“委屈奖”慰人心,可谓妙哉!(结尾扣材,再次点题)
02
我自任逍遥

尼采曾说:“你的良知在说什么?你要成为你自己。”是的,不为他人言语而左右,做真实、洒脱的自己,人云随他去,我自任逍遥。(作者开篇没有直接引材料,而是引用尼采的话,抛出“我自任逍遥”的概念,这实际上是先“析”后“述”的表现,下文立马开始“述”材料。如果你觉得先述材料再来分析的模式太土鳖,不妨学学这种,把材料折射出来的意思先写出来,再用类似于“正如”的连接词把材料带出来。)
凭你是用卑贱的名字来玷辱它,抑或是用雅致的名字来赞颂它,莠草只不改变,用一如既往的顽强生命力向世界宣告自己的存在,用逍遥、洒脱的态度来面对一切。(“述”材料并指出莠草所具备的精神品质。上文已经完成了由莠草到人的思维迁移。)
时空流转,万物变迁。他人的言语,终究只会成为过往云烟,只有始终如一地做真实的自己,才不会迷茫。(基于上文的分析,提出观点,“立”。这种把开头三个部分分作三段来写的做法很少见,其实大可不必,如果你担心后面可能字数不够,这也是增大文章篇幅的好办法。)
动漫大师宫崎骏,完美诠释了:人云随他去,我自任逍遥的含义。(一句话点明观点和材料的联系,值得一学。)他从开始接触动漫开始,至最后一部作品《起风了》结束,成名前后,他都不曾被他人的言语左右分毫,保持着童心,对生命的真诚,缔造出一部部伟大的作品。这世上有许多动漫大师,但为何只有宫崎骏红极数十年而不退?只因大多数动漫师,因小有名气便飘然,喜闻他人的赞誉,恶听他人的指正,在他人的言语中飘摇,最后早已忘却了自己的初衷,难以赤子之心以待动漫,又如何能有好作品问世?(用宫崎骏和大多数动漫大师的对比,突出做自己的意义,前者不在乎他人毁誉,缔造一部部好作品,后者在他人的言语中摇摆,没有好作品问世。运用正反对比的举例论证,可谓举例论证的高端境界,在复习备考中,不妨做一些这样的准备,每次用例,多去思考,有没有正好相反的材料可以用。当然,运用对比要注意,两者要具备可比性,宫崎骏和大多数动漫大师,是同类,才可以比。)
他人的言语,倾听理解可以,过度在意反成桎梏,让人失去自我。(一小段过渡,过渡到反面论述太在意他人的言语所带来的后果。)
“蒸汽之父”瓦特因发明了蒸汽机名动世界,使人们由蛮荒跨进了文明。然而,在铺天盖地的赞誉中,这位潜力无限的发明家沉迷其中,再无发明出现。不仅如此,当他的得意门生默多克发明出了改良后的蒸汽车,他知道后怕失去荣誉而竭力阻止。言语对人的影响可见是如此巨大,它能够使人沦为卑鄙的人,把握不好自己,就会在他人的赞誉抑或诋毁中失去本性。不起眼的莠草足以让那些“迷失者”感到汗颜。(用瓦特的材料论证受他人言语影响以至于使伟人沦为卑鄙的人,论证有力。这两段的论述其实受到了评卷老师的批评,因为和上文的论述在同一个层面,这也许就是这篇文章没有上60分的原因吧。)
诚然,要在这个充斥着舆论与浮躁的社会里,做到:人云随他去,我自任逍遥,十分不易。从小,我们便在父母的期盼、他人的评价声里成长。他人的言语时常令我们或喜、或悲。但是,即使如此,不妨给自己心里留下一块空地,使自己不迷失。莫言成名后,并不因名气、评论改变一丝一毫;“红学泰斗”周汝昌丝毫不以其头衔为意,只潜心学术研究;旭日阳刚组合一首《春天里》打动亿万人,他们本可以借此走红,却仍怀抱梦想怀抱木吉他,逍遥地歌唱,这些前辈们使我们相信,做自己并非不能做到。(用了莫言、周汝昌、旭日阳刚几个例子,对观点进行补充,即使不顾他人言语很难,依然可以做到我自任逍遥。其实这一段也没有摆脱上一段论述的层面。如果前面两段充分论述了“意义”和“后果”,我们大可以在第三个论述段来个升级,论述“条件”,比如这里,可以分析他人言语之所以对做自己形成影响,是因为我们自身就缺乏对自己足够的认知,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的人,往往容易因为他们的贬斥而自卑,或者由于他人的称赞而沾沾自喜、得意忘形。所以,想要做自己,前提条件就是扪心自问,自己是谁,需要什么。)
宫崎骏说:“自从立志成为动漫师起,我就决心不为任何而改变自己。”(这句话放在宫崎骏材料的叙述之后,可能更好。)他人的赞誉或指责,不必过于在意。不妨学莠草:人云随他去,我自任逍遥。(回归材料“不妨学莠草”,强调观点,“我自任逍遥”。)

03
读书——生命飞翔的羽翼

著名苏联作家高尔基曾经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一个知识的殿堂,是人类最好的精神食粮,也是人鸿鹄高翔的羽翼。(由名言引出论点,扣题。)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本中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读书是为了更好地获取更多知识,开阔自己的视野,帮助自己创造,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战国时期,苏秦去秦国以连横说进行游说,多次给秦惠王上书也未被采纳。回到家中,父母妻嫂都不理睬他,于是他就找出许多书籍发奋研读。终于以合纵之策而身佩六国相印。
(为什么要读书。)                    
读书最重要的不是数量,而是质量。一本好书能使一个人思想精密,见解精辟。道德高尚,从而塑造自己的性格。那些内容粗糙的“劣制品”完全可以省略不读。在这一方面,伟大的导师恩格斯就是一个典范。恩格斯虽然只上过中学,但是他发奋研读许多有价值的好书,因此十九岁就会有十二种语言说话和写文章。在参加工作后依然多年如一日地勤奋学习更多的知识,终于成为一个知识广博的人,在后来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准确传播科学,共产党主义理论中有很大贡献。( 读书?读高质量的书。)
  所谓“活到老学到老” 。一个人之所以能够不断提高,与他始终如一的学习是密不可分的。学习可以有很多方法,但是这种始终如一的学习态度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庄子说:吾生有涯,而知无涯。一个人活得再长也总有死去的一天,但是知识的海洋却永不停歇得奔流着。坚持学习让人始终立于不败之地,但若不能不断补充知识和积累知识,便会被时代的步伐所抛弃。著名作家歌德认为:谁落后于时代,必将承受那个时代所有的痛苦。在21世纪这个知识爆炸的年代里,若不能不断供给自己新的知识,将会被时代所淘汰。
(怎样读书?始终如一地读书。)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可见,不同的阅读能开发人类不同的潜能,增长不同方面的知识。因此,我们更应该发奋勤读,让书成为我们生命飞翔的羽翼。
(由名言作结,回扣题目。)

04
创新才能进步

有一个故事讲的是父子二人吃苹果,儿子把苹果横放着拦腰切下去,果核于是显出一个清晰的五角星。父亲一直循规蹈矩地从蒂部切到顶窝,因此这苹果里的“星星”,他从未见过,这使他陷入沉思。(此为“引”,引原材料简洁明了。材料不可不“引”,引述材料的目的是从材料中提出论点,为“提”张目,“引”是“提”的基础。但也不可全“引”。切忌只字不改地照搬照抄。要简洁、概括性地引述。可采用概述法或摘录法。本文采用的就是概述法。)
看了这个故事,我也不禁陷入沉思。孩子切苹果,打破了固有模式,创造性地发现了“星星”,但如果他像父亲一样墨守成规,那么苹果还是苹果,吃完扔掉果核,“星星”将永远不会被发现。(此为“析”,简析材料,为下面论点的提出做铺垫。分析要简练,应尽快进入“就事论理”,切忌拖沓冗长,拖泥带水兜圈子。否则,易给人“就事论事”,“以小见小”,延展不开的感觉。)
由那孩子的“拦腰一切”我想到了创新。我们人类的创造力不正与这看似不经意的切苹果方法有相似之处吗?我们在学习、工作、生活中也是一样,要勇于创造,勇于推陈出新,这样人类才能不断进步。(此为“提”,正面提出中心论点。论点应言简意赅,鲜明而有力。最好一针见血,一语中的。切忌含混其词,模棱两可,令人一头雾水,不知所云。)
同样是商界大亨,英国的劳斯莱斯汽车公司曾经名噪一时,蜚声世界。可自诩“任他岁月悠悠,好车永远风流”的劳斯莱斯却忘记了技术开发,永远是一成不变的纯手工操作,渐渐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不再“风流”的劳斯莱斯只得急流勇退,最终将公司连同名誉权卖给了德国大众。(此为“议”:举事实论据从反面证明论点:不创新必遭淘汰。)忘记了创造,忘记了推陈出新,劳斯莱斯永远成为了历史。人们哀其不幸,但也只能叹一句“流水落花春去也”。(例子举出来摆在那里并不能自动证明论点,所以在例子上选准角度,紧扣论点分析例子是必不可少的。)文坛巨擘莎士比亚曾说过:“推陈出新是我的无上诀窍。”因此他的《威尼斯商人》充满了喜剧色彩,令人捧腹;《罗密欧与朱丽叶》却饱含着悲情,让人哀叹;那100多首十四行诗更是独具一格。这正源于莎翁的出新,莎翁的创新。(此仍为“议”:举事实论据从正面证明论点:创新成就辉煌。与上一段形成论据上的正反对比,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了论点。且该例在引述上与上面的例子又略有不同,先引莎翁名言后再加莎翁实例,有点类似于“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这样更具说服力。)
北宋词人黄庭坚也有言:“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因此康洪雷导演继《士兵突击》后拍出的《我的团长我的团》,虽仍是《士兵突击》原班人马,但由于剧情、剧本、风格上并无明显突破而令人大失所望;《王贵与安娜》简直就是《金婚》的翻版,因而推出时反响平平,林永健与海清这两位演技派实力演员也因此并未像当年《金婚》热播时的张国立与蒋雯丽成为观众街谈巷议的“宠儿”。正如那句俗语所说:“别人嚼过的馍再怎么吃也没有味道。”(此为“联”,联系现实生活选取论据进行论证,这样才会使文章显得内容丰满,现实性强,从而更具有说服力。)
干将镆铘好用吗?当然了,它们是天下神兵,削金如泥。可没有了创新,哪来的火药、机枪、重炮和导弹?人们防身御敌恐只能是短兵相接喽!
高山流水好听吗?当然了,它们是千古绝唱,亘古不衰。可没有了创新,哪来的美声、通俗、摇滚和蓝调?人们充耳所闻只能是千部一腔。(此仍为“联”,学生的知识面越宽,生活的积累越多,“联”的自由就越大。这两段均为先退后攻,比硬冲直上更加奏效。)
因此,千万不要守旧安常,一味追逐往昔恢宏的皇辇,妄图一圆成功的美梦;要敢于创新,像故事中那个孩子创造另一种切苹果的方法一样,敢于打破思想的桎梏,去迎接新世纪希望的曙光,那样,我们得到的又岂只是一颗“星星”呢?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要时时切记——别让自己古老成风景,要用无限的创造,让自己、让祖国永远走在时代的前沿!(此为“结”:简洁而有力地收束全文,同时不忘回扣原材料,首尾呼应,将拳拳爱国心,依依报国情诉诸笔端,深情感人。)

05
拒绝“关怀式”谣言,
营造理性舆论场

哲人有言:“世界如此喧嚣,真相如此稀少。”诚如斯言,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大家争做传声筒,微信公众号每天闹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然而无数声音的拥挤碰撞,似乎并没有让大众认知更趋于理性明智。君不见,多少谣言正假以“关怀”之名,在翻飞的手指间传递,带给人们困扰、尴尬,甚至谬误。(是什么?)
“日本地震污染海水”引发食盐抢购潮,“紫菜是塑料”让赶海人欲哭无泪,“西瓜注射色素”致瓜农血本无归。“关怀式”谣言混淆是非、伤及无辜、愚弄智商(危害性),它的危害不言而喻,然而,是什么让它们蔚然成风,大行其道呢?(为什么?)
造谣者的哗众取宠是罪魁祸首。偏执一端的言论、骇人听闻的标题都是为了博人眼球、骗取关注,从而抢占头条、赚取更多的流量和广告费。微信大号咪蒙、周冲莫不如是,煽动性的文字细思之下多是一地鸡毛。正如尼尔·波兹曼所言:“那些简单的结论因为易被理解,更容易得到关注和传播。”
传谣者的盲从跟风为之推波助澜。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中说:“悲哀的不是人们用笑声取代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要思考。”的确,人们被舆论的巨浪裹挟向前,在信息的洪涛中无所适从,惊惶无措,渐渐失去了探究的耐心与思考的深度,经不起推敲的谣言得以大肆泛滥。
早在一百多年前,勒庞的《乌合之众》就鞭辟入里地指出从众心理的原因:“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备感安全的归属感。这时每个人都会暴露出自己不受到约束的一面。群体追求和相信的从来不是什么真相和理性,只知道简单而极端的感情”。
“关怀式”谣言愚弄大众、伤及无辜,如何才能让它偃旗息鼓,还舆论环境以清明理性呢?(为什么?)
汉代学者王符在《潜夫论》中言:“索物于暗室者,莫良于火;索道于当世者,莫良于典。”的确,仅仅期待造谣者的自律和传谣者的自省难免让人望穿秋水,我们还需要引入第三方:法律的监管规范与约束力。令人欣喜的是,秦火火、“红黄蓝”事件造谣者锒铛入狱让我们看到了,胡适所赞誉的社会规则正在发挥它的净化之力。
北岛有言:“许多种语言,在这世界飞行,它们的产生并不能增加或减轻人类沉默的痛苦。”是啊,真正关怀需要以行动,以热忱,以一颗真心。希望“关怀式”谣言不再被漫天播撒,希望理性的大厦不再无声地陷落,希望我们能拥有一个春风拂面的舆论环境。(引用,呼告)

06
善良,成就你的蕙质良心

“风送花香红满地,雨滋春树碧连天。”是的,世界很美,不仅是因为有春的烟波画船,有夏的朝云暮卷!,有秋的云霞绚烂,有冬的冰肌玉骨,更是因为有善良的滋润,有关爱的呵护,有理解的支撑,有祝福的陪伴。(由诗句引出话题。)
善良,不是容颜的闭月羞花,不是举止的温文尔雅,不是财富的腰缠万贯;更不是权势的叱咤风云。善良,是黑暗凄冷中的如豆星火,是干涸枯竭时的点滴甘露,是迷惘徘徊时的一句点化,是沉迷无助时的一把搀扶。真正的善良是来自心灵深处的真诚的同情与怜惜,无私的关爱与祝福。真正的善良,无须剪红刻翠,无须粉黛雕饰,它本身就是人们内心最原始的一种纯朴的纯洁的感情精华。(什么是善良。)
人之初,性本善。可是在经历了太多的锤炼之后,我们在学会坚强的同时也逐渐变得冷漠起来。我们匆匆地在人潮汹涌中寻找适合自己的角色,漠然地与一切和自己不相关的人与事擦肩而过,我们似乎早已习惯了“各自打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处世哲学,而不愿再牵挂别人的任何困苦。于是,眼看着那颗曾经晶莹的善良之心在红尘碧红之中慢慢被尘土侵蚀包裹,而后结成厚厚的茧,于是,我又不得不负载着这颗结茧的沉重的心孤独地在冷漠中艰难跋涉…… (反面论证,为什么人要善良,因为人丢失了善良。)
当岁月的风尘将皱纹刻上人们的额头,将雪鬓迁上人们的青丝,当我们不知不觉地在孤独与冷漠中逐渐老去时,在夕阳残照下,剥去心灵的坚冰,去打开心灵的一隅时,才忽而发觉没有了善良,没有了那颗原本容易受感动的心,而只剩下麻木的干枯的躯壳和永无止境的疲劳与困顿。(反面论证,为什么要善良,因为人发现了自己的善良缺失。)
善良,是人生大厦的基础,是人性品质中的瑰丽珍品。拥有善良的人才会懂得去感激,去回报,才会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才会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才会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执著,才会有“知君有意凌寒色,羞共千花一样春”的坚韧和那份“宠辱不惊,闲看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气度与胸怀。(正面论证,为什么要善良。)
善良的人,即使没有巍峨高山的冷峻与清峭,也可以有平川凡壑的踏实与稳健;即使没有牡丹玫瑰的雍容绚丽,也可以有芙蓉夕醉的高洁与典雅。善良的人,即使不能居庙堂之高来兼济天下,也可以处江湖之远独善其身。拥有善良,就拥有了生命的方向,即使在物欲横流灯红酒绿中穿梭,也会永远来去从容,两袖清风。
善良,不需要太多的诠释,它是寒风中的一只火把,失意处的一句安慰,痛苦中的一丝爱抚,无助时的一点支援。把善良给别人,也给自己,那么人类将与日月同辉;留一份善良给世界,那么世界将与星宇同寿。珍爱善良,拥有善良,洒播善良,那么,你将会开一树灿烂的红花,既使自己美丽,也使别人温暖。(进一步阐明,人要成为善良的人。)

07
学会舍弃

鸣蝉奋力地甩掉了外壳,因而获得了高空中自由的歌唱,壁虎勇敢地挣断了尾巴,因而在危难中保全了它弱小的生命;算盘若填满自己的空位,变得“座无虚席”,将丧失自己的运算功能。(用自然现象起兴,引起读者联想。)
对那些不该拥有的东西,我们应该舍弃。(亮出话题及观点。)
现实生活是复杂的,而我们的承受力有限。如果大脑是一个仓库,不管仓库多大,一种东西充斥其中时,另一种东西定然无法进入。比如读书,当我们痴醉于金庸古龙梁羽生的刀光剑影中,我们又怎能专注于复杂的几何方阵,怎能用心于浩繁的英语单词呢?想读的和该读的,你必须在两者间作出选择。(结合现实生活,做一般性的话题阐释,人要学会取舍。)
人的一生中有很多事情需要作出类似的选择。舍弃应该舍去的,你便是智者;舍弃不该舍去的,你就是愚夫。世界文豪高尔基在他的房间失火时,没有顾及家具、财产、衣物,甚至没有顾及生命,却从熊熊大火中救出了几箱书。舍弃了凡夫俗子眼中的财富,守住了那些启迪心智、净化心灵的真正的财富。而有些人,终生抱着“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信条,追逐着金光闪闪的财宝。为了庸俗的追求,他们舍弃了人格和道德,舍弃了人性中的真善美。错误的舍弃,使他们的一生龌龊卑鄙。(以高尔基为例引出两种相反的舍弃,强调人生中需要学会正确舍弃,文意进了一步。)
正确的舍弃,往往需要青松秋菊般的高尚风格。据说安徽桐城有一条“六尺巷”,原本是张、叶两家争执之地。张家主人乃当朝宰相,张老夫人致信给他。他回信却说“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于是张家让出三尺。叶家深感惭愧,也让出三尺,便成了“六尺巷”。那位宰相舍弃了自己面子上的威严,以宽仁礼让的胸襟,大度能容的气慨,化干戈为玉帛,止争斗于未起。如果不是有超出常人的气量和胸怀,怎会作出如此的舍弃?(怎样取舍?联想“六尺巷”的故事,论述了正确的舍弃需要高尚风格,层次更进一步。)
正确的舍弃,不会像随手扔掉废纸团那样轻而易举,它还需要勇气、决心和果敢。赵武灵王废除旧制,提倡胡服骑射时,许多人反对阻挠,但他有勇气有决心,坚决果敢,最终创下名垂青史的千秋伟业。舍弃的过程是艰难的,尤其在忍痛割爱的时候。西蜀道上马嵬坡前,唐明皇赐死杨玉环,以政治家的眼光看,用一个贵妃的死换得半壁江山的暂时安宁,也算是值得的。可是,“宛转娥眉马前死”,“回看血泪相和流”,偏偏“君王掩面救不得”。此景此情,怎么不让人肝肠寸断,痛不欲生呢?(怎样取舍?联想赵武灵王与唐明皇的事例,论述了正确的舍弃还需要勇气、决心和果敢。)
不是每一株幼苗都能长成参天大树,不是每一朵花都能结出丰硕的果实,生活要求我们必须学会舍弃。算盘要想具有运算功能,必须舍弃多余的算珠。你向往山居的清静,就必须舍弃都市的繁华;你仰慕奋斗者的成功,就必须舍弃安逸闲散的生活;你希望走遍千山万水,就必须舍弃乡土乡音的柔美与温馨。(排比句段,由自然而人事进行联想陈述,既是总结,又是强调。)
我们应该学会舍弃。


2023高考必读经典满分议论文7篇
发布时间:2022/10/23

以奖慰人心,妙哉
(标题即论点)
近日,不少城市设立“委屈奖”,颁发给为维护和谐正义而受到委屈的人。(引材 )我认为“委屈奖”的设立十分必要。(表明自己的态度)因为,如今的社会自私冷漠,多数人都会选择“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处事哲学,可我们的社会需要心有正义、善良并默默坚守的人,而“委屈奖”是对他们最好的慰藉。(分析)因此,在我看来,以奖慰人心,妙哉!(提出论点)
触及中国社会现状,多少有些令人难堪。老人摔倒无人敢扶,面对不良行为,多数人采取旁观姿态,无人上前制止……这些现象反映出了许多问题。很多人指责社会越来越冷漠,但其实人们只是不敢再献出爱心,伸出援手。因为,扶老人反被讹之事成出不穷,利用公众的善心来满足自已私欲的人,也不在少数,而法院判处见义勇为者败诉……不久前的《罗一笑,你给我站住》的作者罗尔救女一事,还有更早的郭美美炫富一事。公众的善心一次次被消费,渐渐的人们选择冷眼旁观。这样的风气继续漫延,冷漠就不难理解。社会需要一批“受委屈”的人驻立坚守。“委屈奖”的颁发,便是对他们的肯定和褒奖,不让受伤的心再次受寒,同时也是对见义勇为的一种鼓舞和激励。因此,设立“委屈奖”十分必要。(采用例证法、辩证分析法论述设立“委屈奖”的必要性)
正是因为不正之风盛行,更需要弘扬正义、善良与敬业等美好的品质。“委屈奖”起到了保护作用,并且在表扬获奖者同时,也是呼吁人们,重拾这些美好的品质,维护和谐司乘的司机,坚持文明执法的运管人员,敬业负责的环卫工人,搀扶老人的孩子……他们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颁给他们“委屈奖”是想要告诉他们:你们的行为是正确的,社会弘扬的是正风正气,虽然你的行为可能得不到当事人的理解,但社会绝大多数人是理解且敬佩的。“委屈奖”奖虽小,意义却重大。鲁迅说: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论述“委屈奖”的意义)
从另个角度说,“委屈奖”也是一种警醒。为什么做事正确的人会受委屈?管理部门在颁发“委屈奖”时,更应致力于如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让他们受委屈,而不是在他们受委屈后再设法弥补,归根到底,应用法律为武器维持善良正义者的权益,弘扬正风正气。(怎么做的问题)
但话说回来,我仍希望不正之风消失,善良正义不被误解,“委屈奖”不存在,社会河清海晏,这才是应有的局面。但就现状来说,以“委屈奖”慰人心,可谓妙哉!(结尾扣材,再次点题)
02
我自任逍遥

尼采曾说:“你的良知在说什么?你要成为你自己。”是的,不为他人言语而左右,做真实、洒脱的自己,人云随他去,我自任逍遥。(作者开篇没有直接引材料,而是引用尼采的话,抛出“我自任逍遥”的概念,这实际上是先“析”后“述”的表现,下文立马开始“述”材料。如果你觉得先述材料再来分析的模式太土鳖,不妨学学这种,把材料折射出来的意思先写出来,再用类似于“正如”的连接词把材料带出来。)
凭你是用卑贱的名字来玷辱它,抑或是用雅致的名字来赞颂它,莠草只不改变,用一如既往的顽强生命力向世界宣告自己的存在,用逍遥、洒脱的态度来面对一切。(“述”材料并指出莠草所具备的精神品质。上文已经完成了由莠草到人的思维迁移。)
时空流转,万物变迁。他人的言语,终究只会成为过往云烟,只有始终如一地做真实的自己,才不会迷茫。(基于上文的分析,提出观点,“立”。这种把开头三个部分分作三段来写的做法很少见,其实大可不必,如果你担心后面可能字数不够,这也是增大文章篇幅的好办法。)
动漫大师宫崎骏,完美诠释了:人云随他去,我自任逍遥的含义。(一句话点明观点和材料的联系,值得一学。)他从开始接触动漫开始,至最后一部作品《起风了》结束,成名前后,他都不曾被他人的言语左右分毫,保持着童心,对生命的真诚,缔造出一部部伟大的作品。这世上有许多动漫大师,但为何只有宫崎骏红极数十年而不退?只因大多数动漫师,因小有名气便飘然,喜闻他人的赞誉,恶听他人的指正,在他人的言语中飘摇,最后早已忘却了自己的初衷,难以赤子之心以待动漫,又如何能有好作品问世?(用宫崎骏和大多数动漫大师的对比,突出做自己的意义,前者不在乎他人毁誉,缔造一部部好作品,后者在他人的言语中摇摆,没有好作品问世。运用正反对比的举例论证,可谓举例论证的高端境界,在复习备考中,不妨做一些这样的准备,每次用例,多去思考,有没有正好相反的材料可以用。当然,运用对比要注意,两者要具备可比性,宫崎骏和大多数动漫大师,是同类,才可以比。)
他人的言语,倾听理解可以,过度在意反成桎梏,让人失去自我。(一小段过渡,过渡到反面论述太在意他人的言语所带来的后果。)
“蒸汽之父”瓦特因发明了蒸汽机名动世界,使人们由蛮荒跨进了文明。然而,在铺天盖地的赞誉中,这位潜力无限的发明家沉迷其中,再无发明出现。不仅如此,当他的得意门生默多克发明出了改良后的蒸汽车,他知道后怕失去荣誉而竭力阻止。言语对人的影响可见是如此巨大,它能够使人沦为卑鄙的人,把握不好自己,就会在他人的赞誉抑或诋毁中失去本性。不起眼的莠草足以让那些“迷失者”感到汗颜。(用瓦特的材料论证受他人言语影响以至于使伟人沦为卑鄙的人,论证有力。这两段的论述其实受到了评卷老师的批评,因为和上文的论述在同一个层面,这也许就是这篇文章没有上60分的原因吧。)
诚然,要在这个充斥着舆论与浮躁的社会里,做到:人云随他去,我自任逍遥,十分不易。从小,我们便在父母的期盼、他人的评价声里成长。他人的言语时常令我们或喜、或悲。但是,即使如此,不妨给自己心里留下一块空地,使自己不迷失。莫言成名后,并不因名气、评论改变一丝一毫;“红学泰斗”周汝昌丝毫不以其头衔为意,只潜心学术研究;旭日阳刚组合一首《春天里》打动亿万人,他们本可以借此走红,却仍怀抱梦想怀抱木吉他,逍遥地歌唱,这些前辈们使我们相信,做自己并非不能做到。(用了莫言、周汝昌、旭日阳刚几个例子,对观点进行补充,即使不顾他人言语很难,依然可以做到我自任逍遥。其实这一段也没有摆脱上一段论述的层面。如果前面两段充分论述了“意义”和“后果”,我们大可以在第三个论述段来个升级,论述“条件”,比如这里,可以分析他人言语之所以对做自己形成影响,是因为我们自身就缺乏对自己足够的认知,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的人,往往容易因为他们的贬斥而自卑,或者由于他人的称赞而沾沾自喜、得意忘形。所以,想要做自己,前提条件就是扪心自问,自己是谁,需要什么。)
宫崎骏说:“自从立志成为动漫师起,我就决心不为任何而改变自己。”(这句话放在宫崎骏材料的叙述之后,可能更好。)他人的赞誉或指责,不必过于在意。不妨学莠草:人云随他去,我自任逍遥。(回归材料“不妨学莠草”,强调观点,“我自任逍遥”。)

03
读书——生命飞翔的羽翼

著名苏联作家高尔基曾经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一个知识的殿堂,是人类最好的精神食粮,也是人鸿鹄高翔的羽翼。(由名言引出论点,扣题。)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本中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读书是为了更好地获取更多知识,开阔自己的视野,帮助自己创造,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战国时期,苏秦去秦国以连横说进行游说,多次给秦惠王上书也未被采纳。回到家中,父母妻嫂都不理睬他,于是他就找出许多书籍发奋研读。终于以合纵之策而身佩六国相印。
(为什么要读书。)                    
读书最重要的不是数量,而是质量。一本好书能使一个人思想精密,见解精辟。道德高尚,从而塑造自己的性格。那些内容粗糙的“劣制品”完全可以省略不读。在这一方面,伟大的导师恩格斯就是一个典范。恩格斯虽然只上过中学,但是他发奋研读许多有价值的好书,因此十九岁就会有十二种语言说话和写文章。在参加工作后依然多年如一日地勤奋学习更多的知识,终于成为一个知识广博的人,在后来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准确传播科学,共产党主义理论中有很大贡献。( 读书?读高质量的书。)
  所谓“活到老学到老” 。一个人之所以能够不断提高,与他始终如一的学习是密不可分的。学习可以有很多方法,但是这种始终如一的学习态度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庄子说:吾生有涯,而知无涯。一个人活得再长也总有死去的一天,但是知识的海洋却永不停歇得奔流着。坚持学习让人始终立于不败之地,但若不能不断补充知识和积累知识,便会被时代的步伐所抛弃。著名作家歌德认为:谁落后于时代,必将承受那个时代所有的痛苦。在21世纪这个知识爆炸的年代里,若不能不断供给自己新的知识,将会被时代所淘汰。
(怎样读书?始终如一地读书。)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可见,不同的阅读能开发人类不同的潜能,增长不同方面的知识。因此,我们更应该发奋勤读,让书成为我们生命飞翔的羽翼。
(由名言作结,回扣题目。)

04
创新才能进步

有一个故事讲的是父子二人吃苹果,儿子把苹果横放着拦腰切下去,果核于是显出一个清晰的五角星。父亲一直循规蹈矩地从蒂部切到顶窝,因此这苹果里的“星星”,他从未见过,这使他陷入沉思。(此为“引”,引原材料简洁明了。材料不可不“引”,引述材料的目的是从材料中提出论点,为“提”张目,“引”是“提”的基础。但也不可全“引”。切忌只字不改地照搬照抄。要简洁、概括性地引述。可采用概述法或摘录法。本文采用的就是概述法。)
看了这个故事,我也不禁陷入沉思。孩子切苹果,打破了固有模式,创造性地发现了“星星”,但如果他像父亲一样墨守成规,那么苹果还是苹果,吃完扔掉果核,“星星”将永远不会被发现。(此为“析”,简析材料,为下面论点的提出做铺垫。分析要简练,应尽快进入“就事论理”,切忌拖沓冗长,拖泥带水兜圈子。否则,易给人“就事论事”,“以小见小”,延展不开的感觉。)
由那孩子的“拦腰一切”我想到了创新。我们人类的创造力不正与这看似不经意的切苹果方法有相似之处吗?我们在学习、工作、生活中也是一样,要勇于创造,勇于推陈出新,这样人类才能不断进步。(此为“提”,正面提出中心论点。论点应言简意赅,鲜明而有力。最好一针见血,一语中的。切忌含混其词,模棱两可,令人一头雾水,不知所云。)
同样是商界大亨,英国的劳斯莱斯汽车公司曾经名噪一时,蜚声世界。可自诩“任他岁月悠悠,好车永远风流”的劳斯莱斯却忘记了技术开发,永远是一成不变的纯手工操作,渐渐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不再“风流”的劳斯莱斯只得急流勇退,最终将公司连同名誉权卖给了德国大众。(此为“议”:举事实论据从反面证明论点:不创新必遭淘汰。)忘记了创造,忘记了推陈出新,劳斯莱斯永远成为了历史。人们哀其不幸,但也只能叹一句“流水落花春去也”。(例子举出来摆在那里并不能自动证明论点,所以在例子上选准角度,紧扣论点分析例子是必不可少的。)文坛巨擘莎士比亚曾说过:“推陈出新是我的无上诀窍。”因此他的《威尼斯商人》充满了喜剧色彩,令人捧腹;《罗密欧与朱丽叶》却饱含着悲情,让人哀叹;那100多首十四行诗更是独具一格。这正源于莎翁的出新,莎翁的创新。(此仍为“议”:举事实论据从正面证明论点:创新成就辉煌。与上一段形成论据上的正反对比,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了论点。且该例在引述上与上面的例子又略有不同,先引莎翁名言后再加莎翁实例,有点类似于“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这样更具说服力。)
北宋词人黄庭坚也有言:“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因此康洪雷导演继《士兵突击》后拍出的《我的团长我的团》,虽仍是《士兵突击》原班人马,但由于剧情、剧本、风格上并无明显突破而令人大失所望;《王贵与安娜》简直就是《金婚》的翻版,因而推出时反响平平,林永健与海清这两位演技派实力演员也因此并未像当年《金婚》热播时的张国立与蒋雯丽成为观众街谈巷议的“宠儿”。正如那句俗语所说:“别人嚼过的馍再怎么吃也没有味道。”(此为“联”,联系现实生活选取论据进行论证,这样才会使文章显得内容丰满,现实性强,从而更具有说服力。)
干将镆铘好用吗?当然了,它们是天下神兵,削金如泥。可没有了创新,哪来的火药、机枪、重炮和导弹?人们防身御敌恐只能是短兵相接喽!
高山流水好听吗?当然了,它们是千古绝唱,亘古不衰。可没有了创新,哪来的美声、通俗、摇滚和蓝调?人们充耳所闻只能是千部一腔。(此仍为“联”,学生的知识面越宽,生活的积累越多,“联”的自由就越大。这两段均为先退后攻,比硬冲直上更加奏效。)
因此,千万不要守旧安常,一味追逐往昔恢宏的皇辇,妄图一圆成功的美梦;要敢于创新,像故事中那个孩子创造另一种切苹果的方法一样,敢于打破思想的桎梏,去迎接新世纪希望的曙光,那样,我们得到的又岂只是一颗“星星”呢?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要时时切记——别让自己古老成风景,要用无限的创造,让自己、让祖国永远走在时代的前沿!(此为“结”:简洁而有力地收束全文,同时不忘回扣原材料,首尾呼应,将拳拳爱国心,依依报国情诉诸笔端,深情感人。)

05
拒绝“关怀式”谣言,
营造理性舆论场

哲人有言:“世界如此喧嚣,真相如此稀少。”诚如斯言,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大家争做传声筒,微信公众号每天闹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然而无数声音的拥挤碰撞,似乎并没有让大众认知更趋于理性明智。君不见,多少谣言正假以“关怀”之名,在翻飞的手指间传递,带给人们困扰、尴尬,甚至谬误。(是什么?)
“日本地震污染海水”引发食盐抢购潮,“紫菜是塑料”让赶海人欲哭无泪,“西瓜注射色素”致瓜农血本无归。“关怀式”谣言混淆是非、伤及无辜、愚弄智商(危害性),它的危害不言而喻,然而,是什么让它们蔚然成风,大行其道呢?(为什么?)
造谣者的哗众取宠是罪魁祸首。偏执一端的言论、骇人听闻的标题都是为了博人眼球、骗取关注,从而抢占头条、赚取更多的流量和广告费。微信大号咪蒙、周冲莫不如是,煽动性的文字细思之下多是一地鸡毛。正如尼尔·波兹曼所言:“那些简单的结论因为易被理解,更容易得到关注和传播。”
传谣者的盲从跟风为之推波助澜。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中说:“悲哀的不是人们用笑声取代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要思考。”的确,人们被舆论的巨浪裹挟向前,在信息的洪涛中无所适从,惊惶无措,渐渐失去了探究的耐心与思考的深度,经不起推敲的谣言得以大肆泛滥。
早在一百多年前,勒庞的《乌合之众》就鞭辟入里地指出从众心理的原因:“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备感安全的归属感。这时每个人都会暴露出自己不受到约束的一面。群体追求和相信的从来不是什么真相和理性,只知道简单而极端的感情”。
“关怀式”谣言愚弄大众、伤及无辜,如何才能让它偃旗息鼓,还舆论环境以清明理性呢?(为什么?)
汉代学者王符在《潜夫论》中言:“索物于暗室者,莫良于火;索道于当世者,莫良于典。”的确,仅仅期待造谣者的自律和传谣者的自省难免让人望穿秋水,我们还需要引入第三方:法律的监管规范与约束力。令人欣喜的是,秦火火、“红黄蓝”事件造谣者锒铛入狱让我们看到了,胡适所赞誉的社会规则正在发挥它的净化之力。
北岛有言:“许多种语言,在这世界飞行,它们的产生并不能增加或减轻人类沉默的痛苦。”是啊,真正关怀需要以行动,以热忱,以一颗真心。希望“关怀式”谣言不再被漫天播撒,希望理性的大厦不再无声地陷落,希望我们能拥有一个春风拂面的舆论环境。(引用,呼告)

06
善良,成就你的蕙质良心

“风送花香红满地,雨滋春树碧连天。”是的,世界很美,不仅是因为有春的烟波画船,有夏的朝云暮卷!,有秋的云霞绚烂,有冬的冰肌玉骨,更是因为有善良的滋润,有关爱的呵护,有理解的支撑,有祝福的陪伴。(由诗句引出话题。)
善良,不是容颜的闭月羞花,不是举止的温文尔雅,不是财富的腰缠万贯;更不是权势的叱咤风云。善良,是黑暗凄冷中的如豆星火,是干涸枯竭时的点滴甘露,是迷惘徘徊时的一句点化,是沉迷无助时的一把搀扶。真正的善良是来自心灵深处的真诚的同情与怜惜,无私的关爱与祝福。真正的善良,无须剪红刻翠,无须粉黛雕饰,它本身就是人们内心最原始的一种纯朴的纯洁的感情精华。(什么是善良。)
人之初,性本善。可是在经历了太多的锤炼之后,我们在学会坚强的同时也逐渐变得冷漠起来。我们匆匆地在人潮汹涌中寻找适合自己的角色,漠然地与一切和自己不相关的人与事擦肩而过,我们似乎早已习惯了“各自打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处世哲学,而不愿再牵挂别人的任何困苦。于是,眼看着那颗曾经晶莹的善良之心在红尘碧红之中慢慢被尘土侵蚀包裹,而后结成厚厚的茧,于是,我又不得不负载着这颗结茧的沉重的心孤独地在冷漠中艰难跋涉…… (反面论证,为什么人要善良,因为人丢失了善良。)
当岁月的风尘将皱纹刻上人们的额头,将雪鬓迁上人们的青丝,当我们不知不觉地在孤独与冷漠中逐渐老去时,在夕阳残照下,剥去心灵的坚冰,去打开心灵的一隅时,才忽而发觉没有了善良,没有了那颗原本容易受感动的心,而只剩下麻木的干枯的躯壳和永无止境的疲劳与困顿。(反面论证,为什么要善良,因为人发现了自己的善良缺失。)
善良,是人生大厦的基础,是人性品质中的瑰丽珍品。拥有善良的人才会懂得去感激,去回报,才会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才会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才会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执著,才会有“知君有意凌寒色,羞共千花一样春”的坚韧和那份“宠辱不惊,闲看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气度与胸怀。(正面论证,为什么要善良。)
善良的人,即使没有巍峨高山的冷峻与清峭,也可以有平川凡壑的踏实与稳健;即使没有牡丹玫瑰的雍容绚丽,也可以有芙蓉夕醉的高洁与典雅。善良的人,即使不能居庙堂之高来兼济天下,也可以处江湖之远独善其身。拥有善良,就拥有了生命的方向,即使在物欲横流灯红酒绿中穿梭,也会永远来去从容,两袖清风。
善良,不需要太多的诠释,它是寒风中的一只火把,失意处的一句安慰,痛苦中的一丝爱抚,无助时的一点支援。把善良给别人,也给自己,那么人类将与日月同辉;留一份善良给世界,那么世界将与星宇同寿。珍爱善良,拥有善良,洒播善良,那么,你将会开一树灿烂的红花,既使自己美丽,也使别人温暖。(进一步阐明,人要成为善良的人。)

07
学会舍弃

鸣蝉奋力地甩掉了外壳,因而获得了高空中自由的歌唱,壁虎勇敢地挣断了尾巴,因而在危难中保全了它弱小的生命;算盘若填满自己的空位,变得“座无虚席”,将丧失自己的运算功能。(用自然现象起兴,引起读者联想。)
对那些不该拥有的东西,我们应该舍弃。(亮出话题及观点。)
现实生活是复杂的,而我们的承受力有限。如果大脑是一个仓库,不管仓库多大,一种东西充斥其中时,另一种东西定然无法进入。比如读书,当我们痴醉于金庸古龙梁羽生的刀光剑影中,我们又怎能专注于复杂的几何方阵,怎能用心于浩繁的英语单词呢?想读的和该读的,你必须在两者间作出选择。(结合现实生活,做一般性的话题阐释,人要学会取舍。)
人的一生中有很多事情需要作出类似的选择。舍弃应该舍去的,你便是智者;舍弃不该舍去的,你就是愚夫。世界文豪高尔基在他的房间失火时,没有顾及家具、财产、衣物,甚至没有顾及生命,却从熊熊大火中救出了几箱书。舍弃了凡夫俗子眼中的财富,守住了那些启迪心智、净化心灵的真正的财富。而有些人,终生抱着“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信条,追逐着金光闪闪的财宝。为了庸俗的追求,他们舍弃了人格和道德,舍弃了人性中的真善美。错误的舍弃,使他们的一生龌龊卑鄙。(以高尔基为例引出两种相反的舍弃,强调人生中需要学会正确舍弃,文意进了一步。)
正确的舍弃,往往需要青松秋菊般的高尚风格。据说安徽桐城有一条“六尺巷”,原本是张、叶两家争执之地。张家主人乃当朝宰相,张老夫人致信给他。他回信却说“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于是张家让出三尺。叶家深感惭愧,也让出三尺,便成了“六尺巷”。那位宰相舍弃了自己面子上的威严,以宽仁礼让的胸襟,大度能容的气慨,化干戈为玉帛,止争斗于未起。如果不是有超出常人的气量和胸怀,怎会作出如此的舍弃?(怎样取舍?联想“六尺巷”的故事,论述了正确的舍弃需要高尚风格,层次更进一步。)
正确的舍弃,不会像随手扔掉废纸团那样轻而易举,它还需要勇气、决心和果敢。赵武灵王废除旧制,提倡胡服骑射时,许多人反对阻挠,但他有勇气有决心,坚决果敢,最终创下名垂青史的千秋伟业。舍弃的过程是艰难的,尤其在忍痛割爱的时候。西蜀道上马嵬坡前,唐明皇赐死杨玉环,以政治家的眼光看,用一个贵妃的死换得半壁江山的暂时安宁,也算是值得的。可是,“宛转娥眉马前死”,“回看血泪相和流”,偏偏“君王掩面救不得”。此景此情,怎么不让人肝肠寸断,痛不欲生呢?(怎样取舍?联想赵武灵王与唐明皇的事例,论述了正确的舍弃还需要勇气、决心和果敢。)
不是每一株幼苗都能长成参天大树,不是每一朵花都能结出丰硕的果实,生活要求我们必须学会舍弃。算盘要想具有运算功能,必须舍弃多余的算珠。你向往山居的清静,就必须舍弃都市的繁华;你仰慕奋斗者的成功,就必须舍弃安逸闲散的生活;你希望走遍千山万水,就必须舍弃乡土乡音的柔美与温馨。(排比句段,由自然而人事进行联想陈述,既是总结,又是强调。)
我们应该学会舍弃。